条条矿况|四川首次出台矿业权招标新规 8月1日起施行;印尼考虑取消铜精矿出口禁令;巴彦矿业在芒廷帕斯附近申请矿权
《条条矿况》的第355期准时与您相见
“温柔待己,
世界加倍还你”
本周矿业新闻要点如下,
一起,以法为镜,纵揽矿业风云。
一周要闻精选
01 国内矿政方向
1.四川首次出台矿业权招标新规 8月1日起施行
2.福建“十五五”矿产规划编制启动
3.广西贺州“一矿一策一影像”加大矿山环境治理
4.贵州出台矿区修复评审专家库新规
02 国际矿政方向
1.印尼考虑取消铜精矿出口禁令
2.欧盟要求成员国加大关键矿产储备
3.大而美法案影响关键矿产项目融资
4.巴基斯坦打出关键矿产底牌避美关税
5.老挝全面暂停所有新矿产项目审批
03 龙头矿企动向
1.马里将出售巴里克1.07亿美元黄金,为矿山重启提供资金
2.巴彦矿业在芒廷帕斯附近申请矿权
3.几内亚政府终止协议,阿联酋全球铝业子公司陷入困境
04 矿业财经
1.商务部部署打击矿产走私专项行动
2.中金岭南:资源增储151万吨 新探矿权拓增长
3.我国铀铷金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一、国内矿政方向
四川首次出台矿业权招标新规 8月1日起施行;福建“十五五”矿产规划编制启动;广西贺州“一矿一策一影像”加大矿山环境治理;贵州出台矿区修复评审专家库新规
1、四川首次出台矿业权招标新规 8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联合发布《四川省矿业权招标出让工作规程》及修订的《四川省省级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规则》,将于8月1日施行,有效期5年,首次构建矿业权招标与网上拍挂“双轨并行”体系。招标规程采用综合评标法(报价、技术、商务),技术标重点考核勘查部署、绿色矿山及生态修复;实行专家“双专配置”(地质/采矿专家不少于2人且占比超三分之二)及底价“开标亮底”(开标公布,参考矿价等)。交易规则首次明确保证金不低于起始价20%(据区块面积设置),探索分段保证金及熔断追加机制(达熔断价暂停,补缴后续竞)。两项新规建立信用惩戒联动,细化串标认定(如文件同源、保证金同户转出),违约者(串标、造假、弃标等)将被取消资格、追责、没收保证金、纳入全国公示的失信惩戒(信息发布于自然资源部及省厅官网),情节严重者依法追责,旨在规范出让行为、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2、福建“十五五”矿产规划编制启动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印发通知,全面启动全省各级“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省级规划需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规划引领管控,促进战略性矿产探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明确全省勘查开采总体布局与准入要求,制定重要规划目标及指标,统筹资源合理配置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市级规划方面,厦门、莆田、平潭必须编制,其他设区市可自行决定是否编制;不编制市级规划的,其重要指标由设区市自然资源部门与省级规划衔接后,由同级政府发文明确。县级规划须严格落实限制性规则,部署管控措施,优先保障战略性及对当地发展重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学划定勘查开采区块;“十五五”期间拟开发矿产资源的县(市、区)必须编制县级规划并划块。
3、广西贺州“一矿一策一影像”加大矿山环境治理
广西贺州市自然资源局今年初开展“一矿一策一影像”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纳入整治的56座矿山基本完成整改,其中41座达到规范开采标准。行动中对56座露天生产矿山全面排查,发现复绿、水土保持、湿法作业、排废等问题254个,建立“一矿一策一影像”问题清单。针对“边开采、边修复”落实不到位、抑尘设备不足、废渣无序堆放、矿区裸露等突出问题,逐项制定措施推动整改。贺州市提出矿山整治“六个必须”标准化要求。目前全市56座矿山均实现严格自上而下阶梯式开采;废石废渣按要求集中堆放、规范清理(已清理134.8万立方米);严格执行“边开采、边修复”,确保开采一块、修复一块、绿化一块,实现矿区环境“整齐规范、井然有序”目标。
4、贵州出台矿区修复评审专家库新规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贵州省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规范全省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评审工作,保障评审公平公正,提升评审质量。
《办法》规定,入库专家专业涵盖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按“自愿、择优、严管、动态”原则管理,根据专家身体状况、业务能力及履职情况动态调整。采取个人申请与单位推荐结合方式申报。
专家库分一般专家和核心专家两类。核心专家除满足一般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任一项:主持国家级矿区修复重大项目或课题;具备正高级职称及修复实践经验;多次担任省内外主审专家且具行业权威性。专家总数控制,择优入选,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地质环境领域核心专家担任。遴选通过公告公开进行,申请材料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纳入专家库并公告。
Lawer's Comments
律师微评
从1986年矿法规定的申请取得,到1996年确立行政审批制度,再到2017年两办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在六省市(区)开展竞争出让试点,再到如今从法律角度确立“竞争性出让为原则”,我国矿业权出让制度已经过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与变革。
在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的新时代、新要求下,矿产资源法构建了以平台为中心的“委托—公告—交易—公示—签约—确权”的标准化交易流程,各地出台的招投标出让规程则进一步明确了细节要求。就近三年四川、福建、山西等地发布的规程、细则来看,各地规定的细节虽有所不同,但将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生态恢复治理纳入技术标考评范围已是大势所趋,今后也或将“三率”纳入评标范围。
在此树人律师提醒广大矿业朋友,标书中承诺的标准并非纸面上无用的死规定,后续必将成为矿山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活标准,投标环节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技术标要求做出切合实际的承诺。此外,招投标领域是近年纪委、监察委着力打击的重点领域,其中存在的串标、造假、行受贿等行为也是查处的重点行为。如广大矿业朋友有了解招投标领域基本知识、法律风险的需求,欢迎添加树人官方微信,领取《企业招投标100问》。
国际矿政及龙头矿企动向观察
一、全球矿政风向方面
一边锁资源,一边重切蛋糕。老挝以“全面暂停+50:50利益分享”冻结外资入场,印尼则顶着欧盟诉讼、美国限制,用下游化、ESG门槛和股权比例红线,把镍矿留在本土炼成高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则聚焦关键矿产供应链韧性建设。欧盟拟扩充稀土、永磁体战略储备,并首次将核燃料与电缆维修纳入储备清单;美国《大而美法案》虽取消部分税收抵免,但通过50亿美元供应链基金和国防储备拨款维持产业竞争力,政策重心从“直接补贴”转向“精准扶持”。值得关注的是,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博弈更趋复杂——巴基斯坦以稀土、锂矿为筹码寻求关税豁免,反映中小资源国试图在大国竞争中谋求利益最大化。“敞开大门欢迎投资”的宽松时代结束了。各国都在重新谈判游戏规则——老挝要拿回资源定价权,印尼要掌握深加工话语权,美国想重构供应链盟友圈,欧盟则想当资源流通的“二道贩子”。谁掌握最终产品流向,谁就拥有规则制定权。
二、龙头矿企动向方面
中国矿企延续海外投资热潮,紫金矿业、白银有色等加速布局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关键资源国。国际矿企则聚焦稀土、铝土矿等政策敏感领域。关键矿产的地缘属性被进一步放大,巴彦矿业紧贴芒廷帕斯布局稀土,几内亚军政府叫停EGA铝土矿出口、马里法院拟出售1吨库存黄金重启Loulo-Gounkoto,矿企除应对并购竞速,还需预留与主权博弈的“政治溢价”。全球龙头正从“找项目”转向“抢时间、抢地盘、抢规则”,法律与政策对冲能力将成为下一轮估值的核心变量。
二、国际矿政方向
印尼考虑取消铜精矿出口禁令;欧盟要求成员国加大关键矿产储备 ;大而美法案影响关键矿产项目融资;巴基斯坦打出关键矿产底牌避美关税;老挝全面暂停所有新矿产项目审批
1、印尼考虑取消铜精矿出口禁令
印尼内政部长铁托·卡纳维安近日要求矿业部豁免安曼矿产公司(Amman Mineral)的铜精矿出口禁令,因其导致西努沙登加拉省2025年一季度经济同比萎缩1.47%。该省经济高度依赖安曼矿产,目前该公司积压20万吨铜精矿库存无法出口。
印尼自2023年中禁止铜精矿出口以推动本土加工,但安曼公司新建的年产20万吨阴极铜冶炼厂因技术问题未达产。公司发言人呼吁政府给予"政策灵活性",允许临时出口以维持财务稳定。矿业部尚未回应,此举或挑战印尼资源本土化战略。
2、欧盟要求成员国加大关键矿产储备
欧盟委员会拟大幅扩充稀土、永磁体等关键矿产战略储备,以应对地缘冲突、气候变化及网络攻击引发的供应链危机。据《金融时报》披露的草案文件,欧盟27国将协调储备能源、国防必需物资,并首次纳入核燃料与电缆维修模块。
此举源于东欧战争暴露的供应链脆弱性,德防长警告"未来四年或有成员国遭袭"。欧盟将网络威胁(黑客攻击、海底通信破坏)列为三大风险源之一,直指"风险认知不足威胁整体安全"。该计划呼应3月《欧盟应急联盟战略》,要求成员国提升关键物资储备能力。
3、大而美法案影响关键矿产项目融资
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将逐步取消《通胀削减法案》第45X条税收抵免政策,该政策原为锂、镍、钴、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开采、加工和回收提供10%的税收优惠。根据新法案,税收抵免将从2031年开始削减,2034年全面终止。
30余家矿企联名警告,取消税收抵免将削弱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自主能力。西温元素公司(美国首个大型镍冶炼厂建设方)强调,此举危及国家安全项目融资,尤其无法抗衡中国等国的补贴竞争。美国全国矿业协会(NMA)支持法案通过,认为其新增50亿美元关键矿产供应链基金和20亿美元国防储备拨款,可提升产业竞争力。税收抵免取消可能增加加拿大锂、稀土对美出口机会。但加企需满足美国加工要求(如冶炼环节本土化),并面临跨境合作不确定性。
4、巴基斯坦打出关键矿产底牌避美关税
巴基斯坦正以稀土、铜、锂等战略矿产为筹码,争取美国豁免29%关税并深化双边关系。该国宣称其未开发矿产资源价值8万亿美元(最高估50万亿),重点推介俾路支省铜金矿(含巴里克大型项目)及锂、锑资源,同时提出比特币挖矿合作意向。美国暂未回应,若谈判失败,巴对美纺织品出口(年额50亿美元)将受重创。
5.老挝全面暂停所有新矿产项目审批
近日,老挝总理办公室发布重磅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暂停所有新矿产项目的审批,这一举措力度空前,范围广泛,迅速在矿业领域引发强烈震动。
根据通知,老挝政府决定立即冻结所有新矿产项目的审议工作。无论是金属矿、非金属矿还是石材矿(国内自用建筑石料除外),只要尚未获得有效特许权证书,一律暂停审批。这包括已签署谅解备忘录(MOU)的项目、已过期特许证项目、正在谈判的项目以及各部委在审和已上报的项目。
对于建筑石材开采,政府也设定了严格限制:开采面积不得超过10平方公里,且必须由在当地建厂并进行成品加工的企业实施。工贸部需联合公共工程部制定详细的开采清单和年度计划。
三、龙头矿企动向
马里将出售巴里克1.07亿美元黄金,为矿山重启提供资金;巴彦矿业在芒廷帕斯附近申请矿权 ;几内亚政府终止协议,阿联酋全球铝业子公司陷入困境
1、马里将出售巴里克1.07亿美元黄金,为矿山重启提供资金
据报道,法院任命的巴里克矿业公司马里Loulo Gounkoto综合体的管理人计划出售矿场的部分黄金,以资助重新开始运营。作为矿山运营的临时管理员,Soumana Makadji打算从该矿的储藏室出售一公吨黄金。报道称,计划中的黄金销售资金可能价值约1.07亿美元,预计将用于支付运营费用,包括工资、燃料和未支付的承包商款项。此外,路透社消息人士表示,Makadji已聘请马里有矿业公司董事长兼前Loulo Gounkoto高管Samba Toure支持矿山重启,该工厂已恢复运营。
2、巴彦矿业在芒廷帕斯附近申请矿权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报道,澳大利亚上市企业巴彦矿业矿产公司(Bayan Mining and Minerals)已经在世界最具潜力的稀土成矿带进行战略投资,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维沙漠东部申请了72处联邦采矿许可。这个被命名为沙漠之星(Desert Star)的项目距离芒廷帕斯材料公司(MP Materials)的同名稀土矿仅4.5公里,该矿是美国唯一在产稀土矿,也是全球最富稀土矿之一。除了有稀土潜力外,该地区金锑成矿条件有利。这种与能源安全和国防供应链相关的关键矿产使得该项目更具吸引力。
3、几内亚政府终止协议,阿联酋全球铝业子公司陷入困境
据彭博社报道,阿联酋全球铝业公司(简称EGA)表示,几内亚政府已错误地终止了与其子公司——几内亚氧化铝公司(简称GAC)的协议。此前双方就建设氧化铝精炼厂的问题已有一年的争议。几内亚军政府暂停了GAC的铝土矿出口和采矿作业,这是西非军政府国家为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获取更大利益而采取的更激进举措之一。EGA由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公司(Mubadala)和迪拜主权财富基金迪拜投资公司(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Dubai)共同拥有。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通过国际法庭寻求补救措施。
四、矿业财经
一周动态节选
1、商务部部署打击矿产走私专项行动
中国商务部于7月10号回应打击关键矿产走私时表示,锑、镓等战略矿产因具军民两用属性,依法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惯例。为防止非法外流,国家出口管制协调机制办公室已于今年5月启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详情参见商务部官网)。中国在坚决遏制走私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国合理民用需求,依法审批合规出口申请,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
2、中金岭南:资源增储151万吨 新探矿权拓增长
中金岭南于7月9日公告披露其矿产资源勘探及生产经营情况。截至2024年底,公司保有锌、铅、铜金属资源量分别为713万吨、366万吨和143万吨;2024年通过勘查增储与矿权摘牌新增铅锌铜资源量151万吨(含金24吨、钨1万吨),并在成功竞得的新兴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探矿权中探获铜9.43万吨、铅锌59万吨,为未来利润增长奠定基础。公司通过降本增效优化生产管理,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8.12亿元,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30%;2025年一季度营收160.84亿元,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新材料产业链协同,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资源增储与业绩增长印证了其“优质资源+高效运营”模式的成效。
3、我国铀铷金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全国找矿成果丰硕,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超30%。战略性矿产取得重大突破:黑龙江发现全省首个特大型铀矿;河北兴隆新增铷资源337万吨(特大型),巩固我国铷矿优势地位(铷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新能源等高新领域);河北隆化新增钴资源2.7万吨(大型);贵州松桃新增锰资源2285万吨(大型);新疆特克斯新增金资源81吨,累计近百吨(超大型)。同期,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社会资金33.59亿元(占比48%,增28.2%),显示企业积极性增强,财政资金36.34亿元(增20.1%)。锡、铝土、钨等矿种投入增长超50%。自然资源部门加大探矿权供给,上半年投放战略性矿产探矿权318个。
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中国矿业报、Financial Times、Mining.com、中国金属网、国际矿业信息网、央视新闻客户端、财中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