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破旧立新|破产热点速递

2025-05-06 15:28:39 11

01   热点播报

1.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破产管理人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置办法(试行)》

为加强管理人监管,强化管理人责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企业破产处置质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江苏省破产审判工作实际,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破产管理人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置办法(试行)》。

信息来源:江苏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微信公众号
 

2.深圳市创新中小企业办理破产审理模式 促进市场要素“快进快出”高效释放

深圳法院积极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要求,依据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建立办理中小企业破产专门程序及配套机制,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办理破产专门程序、全面规范办案标准、试行破产管理人指定新规则、府院联动机制向前端延伸、建立中小企业专门和解机制五方面举措,有效提高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的便利度和有序性,推动市场资源实现高效流转与优化配置,助力营造稳定、公正、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信息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3.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发布浙江省企业债务重组中心成立通知及重组中心工作规程

为进一步完善债务重组机制,推动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重组再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联合浙江省上市与并购联合会、《浙商》杂志共同发起设立浙江省企业债务重组中心,并牵头制定《浙江省企业债务重组中心工作规程(试行)》。

信息来源: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微信公众号
 

4.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发布《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履职身心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破产案件数量的增加与履职环境的复杂化,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在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中面临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为系统了解管理人在履职过程中的健康风险与防护需求,优化行业健康管理,2025年4月,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面向广大破产管理人,开展管理人健康问题专项调研。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参与调研管理人的工作情况、健康情况、生活习惯及锻炼情况、所在单位对其健康状况的支持情况及希望破产管理人协会在会员健康状况方面提供的支持等五个方面,涉及工作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日常饮食、日常锻炼、定期体检等多方面内容。调研通过问卷方式进行,协会在完成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基础上,形成了《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履职身心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微信公众号

 

 

02  典型案例

1.上海仲裁委员会成功审结首例破产衍生仲裁案件

近日,上海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上仲”)受理并快速审结上海首例破产衍生仲裁案件,以速裁程序确认申请人沈某对被申请人某交易公司享有普通破产债权,为破产程序中的衍生纠纷提供了高效、多元的解决路径。

该案被申请人因资不抵债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三中院”)宣告破产。申请人申报的债权因案涉交易合同的合法性遭受管理人质疑,未获确认,拟提起诉讼。经上海三中院合议庭引导,债权人与管理人达成仲裁协议,约定将争议提交上仲审理。2025年2月6日,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上仲于次日出具缴费通知,并于2月10日正式受理。2月12日,按双方约定指定资深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为提高审理效率,双方同意采取线上方式开庭,分别在北京、上海远程出庭。仲裁庭于2月21日开庭审理,并于2月25日作出终局裁决。全案从受理到裁决仅用15天,体现出仲裁程序在破产纠纷处理中的专业性与高效性。管理人据此确认相关普通债权,案件顺利推动破产程序后续进展。

本案的成功实践为破产程序中的债权异议纠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仲裁路径,有助于提升破产案件处理质效,推动破产审判与多元解纷机制的有机融合。

信息来源:上海仲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2.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利审结全国首宗个人“执转破”案件

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成功办理首例个人“执行转破产”案件。36岁的债务人林某因投资失败及为母治病,累计欠下银行本息约140万元。部分债权人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经调查发现其无财产可供执行,虽偿债能力有限,但具有稳定收入和还款意愿,符合个人破产重整条件。

基于此,法院创新适用“执破融合”机制,将案件从执行程序转入个人破产重整程序。案件由破产、执行、立案等多部门联动推进,依托系统信息联通,前置开展财产调查、诚信核查和信息公开等措施,顺利完成案件转接和程序启动。根据经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林某将在5年内清偿100余万元债务,剩余未清偿部分依法予以免除,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助力其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长期以来,个人债务人因短期无清偿能力而深陷执行困境,而“执破融合”机制为其提供了可预期的救济路径,有助于通过制度化方式推动个人信用修复与社会再融入。此次实践也为全国个人破产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和经验。

信息来源: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03  国际资讯

美国连锁药房企业Rite Aid再次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连锁药房企业Rite Aid于本周一宣布再次申请破产保护。这是该公司自七个月前退出破产保护程序以来第二次进入破产程序。Rite Aid是美国第三大独立连锁药房运营商,当前在全美仍保有约1,250家门店。此次破产重组旨在为寻找潜在买家创造条件,公司表示已获得近20亿美元的新融资以维持运营,门店将在破产期间继续营业。Rite Aid曾于2023年10月首次申请破产,因经营不善及涉及阿片类药物处方诉讼导致债务高达40亿美元。2024年9月公司虽完成重组、关闭约500家门店并削减20亿美元债务,但核心问题未能根本解决。此次再次破产凸显传统药房在当前医疗支付压力、电商冲击与盗损上升等多重困境下的生存压力。业内分析认为,Rite Aid未来或将面临拆分出售,部分优质门店可能被其他药房或零售企业收购整合。

信息来源:美国媒体CNN官网

 

 

04  观点践行

刘贵祥:关于当前破产审判中的若干问题

破产制度是公平实现债权人债权、有序出清“僵尸企业”、积极拯救危困企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风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市场经济基础性法律制度。人民法院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推动完善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执破衔接转换机制、涉刑民交叉问题协调机制以及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要严格公正司法,准确把握破产受理标准;准确认识预重整的功能定位,注意法院参与的合法性、适度性;做好破产程序与有关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要准确界定破产财产范围,协调好清收破产财产与保障有关当事人取回权、抵销权等权利的关系;严防以破产逃废债务问题;严格依法审慎适用实质合并破产制度;深入研究破产程序涉及担保制度的争议性问题,处理好担保权人与普通债权人、破产债务人之间的权利冲突。

关键词:破产 公平清偿 府院协调 执破衔接 预重整 取回权 选择履行权 抵销权 实质合并

                      信息来源:中国应用法学微信公众号

团队介绍

树人并购团队主要办理企业重整、清算、破产债权代理等破产相关业务。近年来,本团队承办了青海首例上市公司重整案、青海省首例实质合并重整案、青海省首例房地产企业重整案、青海省首例企业清算转和解案等近30起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