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视角SHUREN NEWS

条条矿况|甘肃绿色矿业驶入快车道;俄罗斯将提高“三稀”金属产量;澳矿企计划在南非开采新金矿;中广核矿业上半年亏6757万港元

2025-09-01 10:44:12 72

 SHUREN LAWYER 

《条条矿况》的第362期准时与您相见

 

“你笑时,

世界正在变好。”

 

本周矿业新闻要点如下,

一起,以法为镜,纵揽矿业风云。

 

一周要闻精选

SHUREN LAWYER

01  国内矿政方向

1.甘肃绿色矿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2.江苏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无感”服务系统上线

3.历史首次!陕煤地质集团成功竞得新疆一锂矿探矿权

4.3858米!宁夏煤层气勘查第一深井完钻

 

02  国际矿政方向

1.美国关键矿产目录拟新增6种矿产

2.俄罗斯将提高“三稀”金属产量

3.加拿大政府拟同矿企签署资助协议

4.印尼成立监管稀土等行业的新机构

 

03  龙头矿企动向

1.中国铝业拟出3亿入稀有金属“新战场"

2.澳矿企计划在南非开采新的地下金矿

3.紫金矿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风险

4.泛美白银以21亿美元收购MAG Silver

 

04  矿业财经

1.金瑞矿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21.47万元,同比增长231.29%

2.国城矿业上半年营收增近四成 处置股权致净利润猛增11倍

3.中广核矿业上半年亏损6757万港元

 

一、国内矿政方向

甘肃绿色矿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江苏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无感”服务系统上线;历史首次!陕煤地质集团成功竞得新疆一锂矿探矿权;3858米!宁夏煤层气勘查第一深井完钻;

1、甘肃绿色矿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目前全省共有112家矿山入选绿色矿山名录(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90家)。为高质量推进此项工作,甘肃厅健全标准体系,出台系列方案与省级建设规范、评价指标,使创建评估有据可依。同时创新激励机制,联合多部门出台政策,并建立“绿色矿山投融资项目库”平台,已成功授信52亿元,投放贷款25.1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此外,甘肃厅严格按照“宁缺毋滥”原则开展遴选,今年已有23座新矿山公告入库;并引导372家生产矿山补充签订绿色建设合同,明确任务时限,要求新建矿山必须按绿色标准建设运行,全面推进矿业绿色转型。

 

 

2、江苏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无感”服务系统上线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上线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无感”服务系统,已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将压矿查询与用地预审集成办理,直接调用区域评估成果,覆盖全省74%面积,2024年建设项目应用率达92%。建设单位无需申请、提交材料或跑腿,即可获知结果,实现“政府主动服务”。目前南京、南通等6市已实现“零材料、零跑动、提前知”办理,预计10月底前全省覆盖。

 

 

3、历史首次!陕煤地质集团成功竞得新疆一锂矿探矿权

8月25日,陕煤地质集团经过61轮激烈竞价,以3066万元成功竞得新疆若羌县塔什达坂北锂矿勘查探矿权,面积2.605平方千米。这是该集团获取的首个锂矿探矿权,是其布局“青藏新”市场、向金属矿产进军的关键突破,也为构建战新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此前,所属一三九水文公司组织专家赴新疆进行了多轮勘查与采样测试,为成功竞得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集团将迅速开展资源勘查工作,走探采一体化绿色发展之路,开辟金属勘查新赛道,助力集团战略转型。

 

 

4、3858米!宁夏煤层气勘查第一深井完钻 

8月24日,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实施的煤层气勘查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惠参3井成功钻至3858米目标深度,刷新宁夏煤层气勘查最深纪录,标志着全区非常规能源勘探迈入新阶段。

该井在3500米以深地层发现煤层气,证实了区域深部资源的良好前景,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研究和成矿规律提供了关键依据。项目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井漏、掉块等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深部取芯等关键突破。

目前,科研团队已依托获取的岩芯和数据启动专项研究,成果将为编制“十五五”矿产规划、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科学依据。

 

Lawer's Comments

律师微评

近年来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与保护全过程,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出台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为推进评价体系全面覆盖,在综合考虑全省区位条件、矿种、规模、开发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印发《甘肃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实现了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全覆盖。

 

 

建设项目选址前,建设单位应根据规定向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查询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分布和矿业权设置情况,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确需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履行压覆审批程序。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开发的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无感”服务系统,实现了在项目用地预审时直接调用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区域评估成果,同时通过该系统与用地审批服务有效衔接,推动区域评估成果“无感”应用,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有效提高审批效率。

 

 

今年以来,陕煤地质加快布局“青藏新”市场,聚焦“找大矿、找富矿、精准找矿”目标,稳步拓展勘查领域,向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进军。本次竞得的探矿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是陕煤地质历史上取得的第一个锂矿探矿权,也是陕煤地质积极响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突破,将为陕煤地质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战新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该井的顺利完工,刷新了宁夏地区煤层气勘查的最深钻井纪录,成功连续提取岩芯,为研究区域地质演化、成矿规律提供了关键实物依据,标志着全区非常规能源勘探迈入新阶段,堪称宁夏能源勘探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国际矿政及龙头矿企动向观察

一、全球矿政风向方面

本周的全球矿政呈现"内顾化"(美加俄强化自主)与"联盟化"(供应链友岸化)并行,资源国(印尼)与消费国(美)均通过政策工具升级,争夺关键矿产供应链主导权。美国USGS拟将铜、硅、钾等6种矿产新增至关键矿产目录(总数达54种),首次采用三级风险分类法,聚焦"单点故障"和供应链韧性,引导国内投资与贸易政策转向,凸显消费国对原材料断供的深度焦虑。俄罗斯计划2030年将稀土年产量提至5万吨,投入600亿卢布补贴项目,但受制裁与技术限制,历史项目多因盈利困难停滞,反映资源国自主战略面临经济可行性挑战。加拿大拟效仿美国MP Materials模式,与矿企签署资助协议,但强调"与盟友共享产量",区别于美式"全链条国内化",推动G7+北约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互补,降低对单一来源依赖。印尼成立稀土与放射性材料专属监管机构,从镍锡副产品中提取稀土,完善战略矿产供应链,体现资源国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价值链控制力的趋势。

 

 

二、龙头矿企动向方面

中国铝业联合中铝集团、云南铜业等设立稀有金属合资公司,聚焦高纯化与终端产品研发,旨在突破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的“卡脖子”环节。此举呼应全球矿业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路径,与必和必拓、力拓等巨头强化铜、镍等关键矿产控制的策略一致。泛美银业21亿美元收购MAG Silver锁定墨西哥高品位银矿,而澳大利亚西威茨矿业投资南非浅层金矿,均体现企业对低成本、高收益资产的偏好。与此同时,矿企积极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紫金矿业预警资源民族主义对海外项目的挑战,西威茨矿业投资9000万美元开发南非15年来首座地下金矿,选择浅层开采而非高风险深井项目,反映企业偏好低政治风险、快回报周期的资产。这些动向揭示全球矿企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产业链控制力与地缘风险韧性的双重竞赛,战略灵活性成为生存核心。

 

二、国际矿政方向

美国关键矿产目录拟新增6种矿产;俄罗斯将提高“三稀”金属产量;加拿大政府拟同矿企签署资助协议;印尼成立监管稀土等行业的新机构;

1、美国关键矿产目录拟新增6种矿产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关键矿产目录修订草案,这是自2018年首次发布以来的最重大调整。新草案将铜、硅、钾、银、铅、铼6种矿产列入目录,同时剔除碲和砷,使目录矿产总数达54种。

此次调整基于供应链风险和经济影响评估。铜、硅因精炼产品供应中断可能造成严重经济后果被纳入;钾列入主因是与主要供应国加拿大潜在的贸易壁垒。目录首次采用高、上升、中等三级风险分类法,重点关注“单点故障”及供应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USGS指出,新方法覆盖84种矿产和1200种情景,有助于精准识别脆弱环节,指导国内投资及贸易政策。公众意见征求期30天后,将公布最终目录。 

 

 

2、俄罗斯将提高“三稀”金属产量

俄罗斯工贸部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高产稀有金属”(包括锂、钨、钼等)年产量提升至5万吨,并将“小众稀有金属”(如钽、铍、锗等)产量目标设定为80吨。政府拟投入600亿卢布(约7.44亿美元)支持约20个相关项目,包括提供补贴、软贷款及关税优惠。

然而,行业观察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受技术限制及国际制裁影响,俄罗斯缺乏关键开采与加工设备,导致生产成本高企,历史稀土项目多因盈利困难停滞。匿名消息人士称,该计划主要出于战略考量,旨在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有专家指出,若美国放宽技术制裁并允许企业对俄投资,可能推动俄罗斯稀土产业发展。但目前经济可行性低、技术瓶颈突出,国家援助难以保障长期盈利。

 

 

3、加拿大政府拟同矿企签署资助协议

加拿大能源部长霍奇森表示,加拿大及其盟友计划效仿美国与MP Materials的协议模式,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以降低G7和北约国家在关键矿产进口方面的风险。与美国要求“所有产品留在国内”不同,加拿大将强调与盟友共享资源产量。

此举旨在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今年7月,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达成协议,共建国内稀土永磁供应链,以减少对外依赖。加拿大预计将通过类似公私合作方式,支持关键矿产开发与加工。

 

 

4、印尼成立监管稀土等行业的新机构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近日下令成立一个新的矿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监管稀土和放射性材料的开发。该机构负责人布莱恩·尤利亚托表示,此举旨在加强对国防工业相关战略材料的管理,强调这些资源对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印尼作为全球主要的锡和镍生产国,稀土资源常伴生于镍、锡等矿产的加工副产品中。近年来,印尼积极推动从锡矿副产品(如独居石)中提取稀土,以进一步提升资源价值并完善战略矿产供应链。

 

三、龙头矿企动向

中国铝业拟出3亿入稀有金属“新战场";澳矿企计划在南非开采新的地下金矿;紫金矿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风险;泛美白银以21亿美元收购MAG Silver;

1、中国铝业拟出3亿入稀有金属“新战场"

中国铝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联合控股股东中铝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云南铜业、驰宏锌锗、中铝资本共同设立一家稀有金属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中国铝业以货币资金及实物资产出资3亿元,持有20%股权。交易虽构成关联交易,但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根据公告,合资公司将聚焦关键稀有金属的高纯化、化合物化及终端产品化研发与生产,旨在推动中铝集团向稀有金属下游产业链延伸,提升高端材料全球竞争力。

 

 

2、澳矿企计划在南非开采新的地下金矿

澳大利亚西威茨矿业公司计划投资9000万美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开采一座新的地下金矿。这是南非15年来首次开采新的地下金矿。据彭博社报道,这一投资项目为“开采浅层矿”项目,位于全球主要黄金产区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年黄金产量预计为7万盎司(1盎司约合28.35克)。

 

 

3、紫金矿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风险

中国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是全球市值第三大金属矿商,公司表示,地缘政治和资源民族主义将对其海外项目构成挑战。紫金矿业报告称:各国对关键矿产的竞争已进入高强度对抗阶段,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收入、利润和新的海外项目。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推动确保美国对世界各地资源的控制;例如,特朗普在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之间斡旋达成的和平协议被视为美国获取该地区矿产资源的一种方式。紫金矿业还强调了采矿业面临的其他挑战,从成本上升到贸易动荡,以及各国寻求保护本国资源。紫金矿业表示:各国和地区在政治、政策和法律上的差异以及资源民族主义情节,可能会对建设和生产运营构成一定的挑战。

 

 

4、泛美白银以21亿美元收购MAG Silver

泛美银业已获得最终监管批准,以完成其21亿美元收购MAG Silver的交易,巩固了对墨西哥最具生产力的白银资产之一的控制权。泛美银业表示,墨西哥联邦经济竞争委员会(COFECE)的支持将使其能够在9月4日完成交易。此次收购获得了萨卡特卡斯高档Juanicipio矿44%的权益,该矿由Fresnillo经营。它还增加了两个早期项目:犹他州的Deer Trail和安大略省的Larder。首席执行官Michael Steinmann认为,收购MAG将为公司的投资组合带来世界上最好的银矿之一。

 

四、矿业财经

一周动态节选

1、金瑞矿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21.47万元,同比增长231.29%

金瑞矿业8月28日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1.47万元,同比增长231.29%;基本每股收益0.126元/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碳酸锶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大,致使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2、国城矿业上半年营收增近四成 处置股权致净利润猛增11倍 

国城矿业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0.85亿元,同比增长39.74%;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大增1111.34%。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出售宇邦矿业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及有色金属采选业务。

公司旗下内蒙古东矿年开采规模350万吨,硫铁、锌储量全国前列。中都矿产正办理35万吨/年采选扩建手续。参股的金鑫矿业拥有亚洲最大锂辉石矿,氧化锂资源量112万吨,其5000吨/天选厂建设基本完成,正申请50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依托此优势,子公司国城锂业一期6万吨/年锂盐项目已在建设中。

公司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及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巩固行业地位。

 

 

3、中广核矿业上半年亏损6757万港元

中广核矿业(01164.HK)8月26日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17.09亿港元,同比下降58%;归母净亏损6757万港元,同比扩大160%;每股亏损0.89港仙,不派中期股息。

期内,公司销售成本19.55亿港元,同比下降53%;毛损2.47亿港元。融资成本同比增加42%至7700万港元。业绩下滑主要受国际天然铀市场价格波动及销售成本上升影响,公司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与经营挑战依然严峻。

信息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网、西部决策网、宁夏自然资源、Mining.com、MiningNews.net、路透社、全球矿产资源网、中国金属网、界面新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中社。